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晨光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立足本土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河北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小米名优品牌,打造谷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格局。在未来,河北省将继续深入推进小米特色产业向品牌化、矩阵化发展,全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小米特色产业集群。
邯郸市副市长徐科华出席会议并详细介绍了邯郸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向与会嘉宾发出诚挚邀请,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希望开展育种技术培育。依托谷子等丰富农作物资源和悠久种植历史,加强与中国农大等高等院校合作,积极推广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高效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打造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希望开展种植技术推广。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支持。要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改良土壤,改进种植,引导农业产业向智慧化、数字化、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三是希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邯郸、到武安,出谋划策,开展合作,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格局,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希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鸡泽辣椒、魏县鸭梨、永年大蒜、大名香油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作用,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用化收储、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共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计。
武安市人民政府市长董志毅代表武安市委、市政府和85万武安人民,向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小米是见证武安历史变迁的文化符号,是根植武安人民血脉的情结记忆,是推动武安农业发展的品牌标志,磁山文化讲述着璀璨的粟作文化和农耕文明,武安小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武安人民开拓进取、实干奋斗。作为河北省谷子产业大县,武安现已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谷子产业集群,未来武安将深挖“粟之源”文化价值,加强多样化产品研发,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让武安小米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武安市委副书记王世臣为程汝宏研究员、李顺国研究员分别颁发了武安谷子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武安市政府副市长宋理达代表武安市人民政府接受了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世界•粟之源”荣誉。
经过多方对接
洽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与武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胜优种业和武安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招商引资协议、谷子优秀企业代表与渠道商进行了产销签约,从科研、资金、渠道等多方面推动武安市谷子产业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暨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团餐与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高俊宏与河北省食品流通商会书记杜丰胜应邀参加会议。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于秀蕊与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围绕着全国村长论坛的举办事宜进行交流。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于秀蕊、副会长马永刚观看产品展览。
此次会议,还设置了谷子全产业链成果展、小米宴品鉴会、基地观摩等系列主题活动,不仅为小米特色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分享谷子前沿种植技术、探讨小米产业创新实践、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平台,也为河北省优质谷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省谷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河北村镇经济促进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