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河北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2006年12月28日召开第一届献计献策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08-02-01

    2006年12月29日,“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此次研讨是由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组织的,来自省涉农部门的十余位官员及专家纵论大计,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清河奇迹”是热门议题之一。省工经联顾问张士英指出,清河的活力在于家庭工业,靠的是两种“能人”:一是有能力、有胆识的农民以及集体企业业务骨干,一是各级党员干部靠实实在在的服务、引导和扶持,成为农村“能人”创业的“主心骨”和“催化剂”。

    省政府原副秘书长赵景才指出,发展村镇经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走人才强村强镇之路。据2006年春天公布的首届河北省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05年我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02%,也就是说一百个人中只有两个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还达不到中部地区2.3%的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农村相比,我省农民整体素质就更显低下了。各级政府应下大决心,加大对开发农村人才的投入,紧紧抓住培养、选拔、用好等环节,首先把八十万名“村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省工经联副会长张歧山建议,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要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扎扎实实地为基层做几件实事,包括帮助企业拓宽商品销路,为已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谋划再上新的工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省文化厅巡视员张希有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村镇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议促进会适当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2006年我省有39项民间文化特色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130项被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518项已经省政府宣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原创。全省已命名100名民间艺术继承人,有几十个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易水砚、衡水内画、曲阳雕刻最近荣获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称号。我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大打特色文化牌,将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和旅游结合。

    省委研究室经济处王一处长指出,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土地问题,只有坚决消除左的观念,才能有效化解短期行为,将土地利用好,确保农业及农村长远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贾银锁博士有十五年海外工作经历,主张利用南非资源发展河北经济,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可在南非设立办事处,建立示范农场,进行农业种质资源的交换、发掘与创新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合作研究;鼓励河北农民出国创业,介绍我省涉农单位及村镇领导到南非出访考察,寻找商机,向国际市场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具有典范意义,该会秘书长于秀蕊应韩国庆尚北道政府之邀赴韩国考察,总结出新村运动成功经验--获得政府关注与大力支持,农民自强自立、团结合作,具有自主创新意识。这些经验对河北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几件扎扎实实的事,包括召集河北村镇发展论坛;办好村官研讨会,与省有关部门合作组织 “新农村人物”评选活动,编辑出版《河北名村》,组织村镇领导者出国考察,着力在村镇提升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办好《河北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丰富“河北村镇在线”网站内容,突出地方及农村特色,吸引境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流向河北村镇。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蔡文元谈到,建设和谐农村要以人为本。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正在成长为河北新农村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各位专家、顾问、理事、会员及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依靠大家群策群力,搞好协作配合,共同开创新局面。

 


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