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河北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坚持党建引领 依靠集体经济 ——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3-21

——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


编者按河北邯郸武安市白沙村,坚持党建引领,依靠集体经济和规范村务管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列。他们治理乡村的成功做法,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和借鉴。


7.png

白沙村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南部,全村720户,2700口人,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几十年来,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笃定前行,取得了很好发展。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突出,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民职工化、生活福利化环境生态化、就医养老集体化、公共事业均等化的美好目标。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中国幸福村”等多项荣誉

5.png

白沙村治理得这么好,首先是党组织有个好的“带头人”,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书记侯二河。他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8年来始终坚守对全村父老乡亲们的承诺:“一定改变咱村的穷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时光”。一诺千金,他把村上的事业当成自家的事来干,把村民们当做自家的成员来看待。为了村集体,为了村民们,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起早贪黑地奋斗着。

好的带头人带出一只强队伍,发展有党员103名,村党支部升级为党委,下设农业、牧业、工业、商贸旅游四个党支部,并成立有妇联、团委、民调、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11人,均在村企担任主要职务,党员职守在重点岗位。好的带头人带出一股硬作风,坚持每周一上午组织全体党员及管理岗位人员学习,每月25日召开工作例会,几十年来如一日,雷打不动。村干部们都扎根在村里,生活在村里,村委有事、群众有事随叫随到,并约法三章定了“六不准”,即不准打集体旗号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子女担任企业“一把手”、不准承包村里的工程项目、不准用公车办私事、不准超越群众享受的福利事项,时刻教育警示大家,多为集体和群众着想。好的带头人带出一套好机制,创建了“一制三化”农村基层管理运行机制,新华社内参刊发,得到胡锦涛同志批示,《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推广。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等常态化管理机制,村上重大事项必须提交“两委”商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大会通过,议事程序做到民主化、规范化、透明化。全面扎实的党建工作,使党组织保持了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根本保障。

8.png

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经济做基础,靠经济做支撑。只有村集体有了钱,才能持续、有效地为村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进行有力的乡村治理。白沙村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的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改革开放初期开办了石子厂麦芽厂啤酒厂团球厂纺线厂、帆布厂;中期又上了热油泵厂焦化厂洗煤厂四个铁矿;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近期又建了万头猪场、千头牛场现代农业科技园高活性氧化钙厂智能化石料厂搅拌站。2019年又上了机制砂厂免烧砖厂几乎每年项目、上企业、搞转型,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层次和规模在不断提升2019年底,又将全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转,采取党委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村年产值达到16亿元,利润近4亿元。

村党委利用集体创造的财富,一边进行再投入建企业上项目,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边投入公益事业,实施乡村综合治理,让全体村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运行发展态势。16.png


改变了村容村貌。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建设,完成了旧房改造工程,村民们全部住进了别墅或高楼,通有双气;街道宽敞,五横七纵,南北东西贯通,都有标志性建筑,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建有5处绿地公园,打造了水库和朝阳湖景区、包括山体全村绿化面积到达1000多亩,绿化覆盖率达到65%;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对原来开采过的山体废矿区,实施“88”山体修复工程,即利用8年时间,投资8亿元,将其打造成中国优矿盛地,开发旅游产业。

20201204

发展了社会事业。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宫、电影城、体育馆、图书阅览室、红色文化长廊、文化街、成语典故墙,有良好的业余活动场所和条件。建有卫生室、医疗队,配有救护车;成立有民兵营、消防队,配有消防车;建有污水处理厂,有洒水清扫车和保洁队伍,解决了农村“五乱”,完成了“厕所革命”;组建有青年舞蹈队、妇女秧歌队、老年健身队、舞狮舞龙队、威风锣鼓队,每逢春节、三八、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村民开展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村民的文明程度很高,多年来没有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违法现象,没有刑事案件发生。

规范了村务管理。在建立健全村级各项管理组织的同时,立足实际,制定有详实的《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共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两委”工作对全村的综合管理制度,十五章206条;一部分是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十二章276条,经过试运行确定后,装订成册形成《白沙村管理制度汇编》,并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每三年修编1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村上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20201204


提升了生活水平。村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村集体免费供给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用品;水、电、暖、燃气、医疗和养老保险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孩子上大学、办红白事集体还发补助款。人人享受集体福利20多项,年人均费用约7000多元,村民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过着愉悦殷实的小康生活。为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村党委去年提出了2450”奋斗目标,即用六年时间完成利润总额24亿元,集体为村民人均存款50万元,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18.png



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