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首页
会务动态
促进会动态
进入
通知公告
进入
重要活动
进入
促进会动态
通知公告
重要活动
名优产品
名优产品
进入
名优产品
小沃柑串起百亿元产业链——“中国沃柑之乡”广西武鸣采访见闻
奥肯尼克家庭农场:有机种植与休闲旅游联动 亲子采摘变游戏体验
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大米等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名村名镇
河北名村
进入
河北名镇
进入
中国名村名镇
进入
村镇动态
进入
河北名村
新石家庄从李家庄走来
写了一个村庄,也就写了一个世界
河北侯家庄: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河北名镇
2021年河北省关于第二批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推荐名单的公示
石家庄鹿泉铜冶镇:优化营商“软环境”,夯实发展“硬实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
中国名村名镇
安徽凤阳县大庙镇多措并举力促乡村振兴
安徽凤阳县黄湾乡:“麦”向丰收季 颗粒归仓忙
焦点访谈丨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村镇动态
2021年河北省关于第二批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推荐名单的公示
河北定州:培育高端果品 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赤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叫响“乡土”区域品牌
服务中心
信息中心
进入
媒体报道
进入
法律服务
进入
书画艺术
进入
信息中心
媒体报道
法律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资讯
进入
项目推荐
进入
优秀企业
进入
图片赏析
进入
会员资讯
项目推荐
优秀企业
互动交流
会长信箱
进入
在线访谈
进入
民生投诉
进入
会长信箱
在线访谈
民生投诉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进入
新闻动态
进入
河北动态
进入
社会热点
进入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
社会热点
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一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二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三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四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五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三届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四届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五届村官论坛
关于我们
促进会简介
进入
促进会章程
进入
组织架构
进入
促进会领导
进入
部门职责
进入
入会申请
进入
联系方式
进入
领导支持
进入
促进会简介
部门职责
促进会领导
河北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高龙潭村借管件崛起
发布时间: 2011-03-29
10年间 村庄“脱胎换骨”
坐落在
盐山县边务乡西北角的高龙潭村,是一个2001年刚成立的村庄。这里生活着160多户人家,660位村民。但就是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10年间,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超2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
“刚建村时,我们以农业为主,只能解决温饱。随着当地管件产业的发展,我们瞄准了工业强村的路子。”村主任高金铎说。
村子刚成立时,受当地管件产业发展迅猛的影响,也有着4家管件厂,但受电、水、路限制,不久便关停了。工厂“歇”了,但生产管件的思路没有“歇”,厂里的业务精英走出村庄,依靠积累的管件销售经验,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起40多个管件销售网点。这为村里管件产业发展奠定了“人脉”基础。
留下来的村民开始思考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他们把修路作为第一步。2005年,村里几位企业负责人共同垫资20多万元,修成了连接盐山、孟村的盐塔路,村里又陆续打了深机井,增加了变压器。3个月后,村班子在路旁“立”起了钢材市场。这为村子管件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当年,村里就引来了投资超百万的5家企业。
高龙潭人为了能让外来投资商留得住、干得好,除了完善水、电、路等设施以外,还成立了市场管委会与工商联会,负责企业的保卫工作,帮助企业缴纳各种税费,使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并延伸了产业链条。现在,全村陆陆续续引进、建起60多家企业,成为有名的管件产业基地。
产业滋润 农民“改头换面”
每天早上7点半,村民王海峰就收拾妥当,准时来到村里的管件企业上班,加上奖金,去年他收入了6万多元。“这么高的收入,还得感谢村里让咱改变了观念,以前只知道种地,随着村里企业增多,才慢慢学会了管件生产技术,成为一名技术工人。”王海峰说。
和王海峰不同,村民刘立新原是一名管件技术工人,技术成熟后,想自己干,可苦于没有资金,他找到村委会。村委会经过考察,帮助他从银行贷来了款。现在,他的企业年纳税超过了100万元。
“村里从20岁出头到50岁左右的人大部分都在家门口的企业打工,男人做技术工、搬运工,妇女做会计、服务工。一部分有技术的人自己还当上了老板,现在村民老板达到40多人,目前还在不断增加。”高金铎说。
眼下,高龙潭村一年四季守在田里的人已经不多,自己的那几亩地只能“赚个口粮”。虽然平时打工忙,但村民的耕地还坚持种,只不过都交给了大型机械。村民刘洪燕看到村民耕地忙不过来,就买来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农忙时节,他经常一个人“管理”着村里几百亩地。
经济发展 百姓“乐享其成”
宽敞、整洁的街道,新建的新民居和老年公寓,商业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走在高龙潭村的街道上,更感觉像是在城镇中。
“村集体有钱了,老百姓当然是第一受益人。”高金铎对记者说,村里规定,全村土地每四年调整一次,保证人均耕地1.5亩;村集体收入定期给村民分红,去
年人均分红2000元;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领到养老金200元;考上一本的学生每人每年获奖励2000元,考上二本获奖励1000元,三本及专科奖励500元,高中生奖励300元;村民的新农合参合费用由村集体全额补贴……这些惠民政策,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性。
来源:
上一篇:
蔬菜之乡 和谐之村——记高邑县中韩乡河村
下一篇:
盘活土地资源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记盐山县韩桥村
返回
平台声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