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河北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蔬菜之乡 和谐之村——记高邑县中韩乡河村

发布时间: 2013-02-01

    从高邑县县城往城东北角走,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后,就到了今天笔者要去的目的地——中韩乡河村,在村委会笔者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勤夺。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高邑县中韩乡河村全村共1100户,人口达5000人,是高邑县最大的村庄。近年来,该村把加快发展大棚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使大棚蔬菜种植既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20年之前该村还是个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村,自从1994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种植面积600亩的蔬菜种植大村,主要种植西红柿。该品种是属于外粉薄皮沙瓤的优良品种,口感醇甜,主要供应周边村民以及省会人民的菜篮子——石家庄市桥西蔬菜批发市场。该村另外的种植特色就是利用葫芦苗来嫁接本地西瓜(《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专门作过报道)。此项技术采用葫芦嫁接西瓜,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易成活,能解决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问题;并且长出的西瓜味道甜美,抗病能力强,外形美观,属于优良的西瓜品种,其中每个大棚每年能为农民创收2万元,而该村一共有种植西瓜的蔬菜大棚500亩地,这种“绝招”已经在给农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应验了俗话说的“一亩菜,十亩田。”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以前村里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下点暴雨可养鱼”。 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勤夺想,现在村民虽然靠蔬菜种植比以前有钱了,但为了村民实现更高的梦想,没有一条好路可不行。他上下呼吁,各方筹措资金对全村所有的街道进行了全面整修、硬化。在他的感召下,全村同心协力修建“致富路”。一时工地上人头攒动,银锄飞舞。吴书记更是身先士卒,栉风沐雨,奋战在修路第一线。路修好后,他又带领群众清理垃圾,安装路灯,使原来脏乱的村庄焕然一新。

   弘扬民间艺术 共谱和谐之音

    加强村民素质教育,村上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和改陋习活动,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创建活动。村民明事理、分善恶、知美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龙斗虎会” 作为该村的一项很有名的民间艺术,不但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对和谐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龙斗虎”表演多在春节,元宵节、庙会等喜庆节日举行,流传多年,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艺术。该龙的表演气势磅礴,动作刚劲,粗犷剽悍,以进攻为主,“龙斗虎”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动作的民间舞蹈,龙的主要动作腾、跃等;虎的主要动作有扑、跳、闪、窜、滚、缩、尾扫等。观看此节目,你多少能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龙腾虎跃和生龙活虎。并且走到河村,你会发现村民们都很热爱这种民俗艺术,每到逢年过节,他、她们都积极排练,为的是奉献给忙碌了一年的百姓们一顿河村风味的“过年大餐”,好让他们在哈哈大笑中辞旧迎新,看到演员们那么投入,那么专注,废寝忘食,真的有点颇似于东北二人转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劲。所以能够因地制宜,创造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和衍生一些农村的生活情趣,这样一来,大家整天除了种地外,就是忙于研究自己的节目,村里打架斗殴的现象大大减小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放眼未来  大力兴资办学

    该村两委班子深深知道,教书育人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要想有更好的未来,必须大力兴资办学,所以一直积极地运作此事。最后由县教育局及村委会共同出资恢复了操场,新建了宽敞明亮的校舍,并为学校打了井等等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举措。使孩子们坐在了现在的宽敞明亮的校舍中学习。

    笔者即将离开河村,最后衷心的祝愿河村老百姓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也衷心的祝愿在党支部书记吴勤夺的带领下河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