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首页
会务动态
促进会动态
进入
通知公告
进入
重要活动
进入
促进会动态
通知公告
重要活动
名优产品
名优产品
进入
名优产品
小沃柑串起百亿元产业链——“中国沃柑之乡”广西武鸣采访见闻
奥肯尼克家庭农场:有机种植与休闲旅游联动 亲子采摘变游戏体验
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大米等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名村名镇
河北名村
进入
河北名镇
进入
中国名村名镇
进入
村镇动态
进入
河北名村
新石家庄从李家庄走来
写了一个村庄,也就写了一个世界
河北侯家庄: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河北名镇
2021年河北省关于第二批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推荐名单的公示
石家庄鹿泉铜冶镇:优化营商“软环境”,夯实发展“硬实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
中国名村名镇
安徽凤阳县大庙镇多措并举力促乡村振兴
安徽凤阳县黄湾乡:“麦”向丰收季 颗粒归仓忙
焦点访谈丨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村镇动态
2021年河北省关于第二批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推荐名单的公示
河北定州:培育高端果品 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赤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叫响“乡土”区域品牌
服务中心
信息中心
进入
媒体报道
进入
法律服务
进入
书画艺术
进入
信息中心
媒体报道
法律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资讯
进入
项目推荐
进入
优秀企业
进入
图片赏析
进入
会员资讯
项目推荐
优秀企业
互动交流
会长信箱
进入
在线访谈
进入
民生投诉
进入
会长信箱
在线访谈
民生投诉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进入
新闻动态
进入
河北动态
进入
社会热点
进入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
社会热点
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一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二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三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四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五届村官论坛
进入
河北省第三届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四届村官论坛
河北省第五届村官论坛
关于我们
促进会简介
进入
促进会章程
进入
组织架构
进入
促进会领导
进入
部门职责
进入
入会申请
进入
联系方式
进入
领导支持
进入
促进会简介
部门职责
促进会领导
河北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白庄 渤海湾畔崛起的新农村
发布时间: 2007-01-28
白庄村隶属黄骅市旧城镇,有 242 户、 784 人,现有耕地 6000 亩。多年来,白庄村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村庄现代化”,按照“经济发展、以工补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倾力建设生态园区,全力创建文明家园,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2005 年,白庄村实现工业产值 6.5 亿元,上缴税金 1500 万元,出口创汇 6500 万美元,人均纯收入突破 1.2 万元,人均创利税达 2 万元。 2006 年,总产值有望突破 10 个亿,实现利税 2 亿元。
白庄村成为全省首批“小康村”,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以工富民,非农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
白庄村由穷变富的根本原因是,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的路子。白庄村小人少、地少地薄,以前祖祖辈辈以农为主,起早贪黑辛勤耕作,仍吃不饱饭。
穷则思变,困则图强。经过反复考虑,他们把目光转到上企业、办工厂。 1988 年,该村同新加坡李照机械工业公司合资组建了金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建起了占地 300 亩的金海工业园,被美国育农实业有限公司、宝安国际有限公司等跨国公司评为 AAA 级信用单位。
白庄人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一直专注以钉、丝、网等为主的五金制品业发展,走专业化道路,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和新设备,培植和壮大企业在五金制品行业的竞争力,坚定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3 年,规划建设了 5000 亩台湾工业园, 2004 年,与台湾景丰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 1.2 亿元的聚金公司球化线材和干壁螺钉项目、与河北五矿合资组建的海鑫五金制品公司焊网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创产值 2 个亿,实现利税 2000 万元。 2005 年,与台湾承源公司合资兴建了投资 1 亿元的雄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高强度螺栓项目,与美国华商公司合资 5000 万元兴建了爱邦公司海底焊网项目。
目前,该村拥有金海、聚金、雄华、爱邦、鑫海和伟畅六大公司,生产焊网、干壁螺丝、高强度螺栓、元钉、卷钉、地桩、隔离栅、镀锌铁丝、木工机床等 100 多个品种的五金制品,同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到目前,黄骅市最大的台湾工业园 2000 亩成型区已基本建成,园内吸引了干壁螺丝、五金焊网、高强度螺丝、海底焊网等 4 个超亿元大项目。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民变成了操纵现代机械、有固定收入的产业工人,年人均工资达到 10000 多元,全村 85% 的企业工人持有公司股份,每年村民从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和股金红利收入达 600 多万元,人均 1 万多元。
以工强村,城镇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白庄村企业总经理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村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这种村企融合的管理机制,有效地兼顾了企业、村庄、村民利益,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 年,他们进行“空心村”改造,制定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建造、集体补贴的具体方案,村集体出资 400 万元,仅用两年时间,改造和新建住房 148 幢,95% 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 40 平方米。
从 2003 年至今,村集体又投资 500 多万元,在村内铺设了五纵五横的柏油路,修建了中心花园,栽种绿化苗木 3.5 万株,完成了 2000 米的环村绿化带。建起了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厅、老年活动室及高标准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对 60 岁以上老人和教师给予生活补贴,给重症病人予以额外照顾。成立了村老年协会,每五天进行一次集中活动,老人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还为村庄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治安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余热。去年又投资 20 万元,安装了沿辛黄线 1 公里的路灯,使村庄环境大为改善,农民业余生活得到进一步充实。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外来人口迅速集聚,白庄人对工业加工区、生活居住区和中心活动区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提高村庄的承载能力。他们制定了“理念超前、规划在先、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城镇发展目标,向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目前,已由省规划设计院设计了《白庄村庄建设规划》,计划用 10 — 15 年,分期对村庄实行楼房化、别墅化改造和园林化、生态化建设,把白庄建成集金海、台湾两大工业园区、4 个别墅群、2 个员工住宅区、一所现代化中学、一所标准小学和一个中心广场的新村,逐步形成“生活服务区、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工业生产区和生态农业区”的优良格局,建成 3 平方公里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初具规模的新城镇。
以工补农,产业化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发展工业,为工业利润反哺农业创造了条件。自 2001 年起,村集体从企业上缴集体积累中拿出 100 多万元资金,用于打井办电、铺设管道、土壤改造、调整种植结构、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全村 6000 亩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按照苜蓿、冬小枣、粮食作物“三个三分之一”的种植格局,划分为东西南北四片,北片建成 300 亩冬枣、绿化苗木科技示范园,南片建成 1000 亩金丝小枣种植园,东片建成 1000 亩苜蓿发展区,西片建成 1100 亩集中产粮区,彻底改变了单一种植结构和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形成了“东边苜蓿、西边田、南北都是枣树园”的农业结构调整特色。
建强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白庄事业成功的背后,有忠实实践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村民谋利益的好班子。村班子始终铭记权力源于村民,服务于村民,不拿权力当“摇钱树”、“护身符”,以一片爱民之心,为村庄发展无私奉献,恪尽职守,从而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也赢得了全体村民一致认可。
两代事业心责任感强、富有经济头脑和创新精神的支书一直奉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创业精神,牢记权力就是造福于民,有魄力,有干劲,真正使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这种“不在守业中求生,要在发展中图强”的创业精神和对群众永不褪色的朴素感情,是白庄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一种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作者系黄骅市旧城镇白庄村党总支书记)
来源:
上一篇:
河北柏乡:千年汉牡丹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兴固村的“昨天、今天、明天”
返回
平台声明
首页